首页 > 国际新闻/ 正文

云南旅游前三季度亏损3144万元 给子公司“慷慨输血”难解“造血”困局

来源 2020-11-06 01:54:30 国际新闻

  每年的10月31日,是证监会规定上市公司披露三季报的最后期限,迟发业绩报告或将导致公司股票停牌,甚至公司及相关人员将被公开谴责。就在最后截止日,云南旅游(002059.SZ)的三季报仓促而至。作为云南省最后一家披露三季报的上市公司,云南旅游并未因业绩良好而成为压轴大戏,相反,还因前三季度亏损高达3144.85万元的经营业绩给投资者交了份不及格的成绩单。

  继半年报业绩同比下滑96%之后,云南旅游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亏损幅度扩大至3144.85万元,同比下滑幅度高达150.73%。公司业绩惨淡的原因,除受疫情影响外,还与公司自身“造血”能力不足有关,旗下子公司世博园景区正在大建工地,大型文旅休闲项目落地时间未知;另一家子公司云南世界恐龙谷旅游股份有限公司(832421.OC,以下简称“恐龙谷”)则债台高筑,财务费用持续增长。这些难解“症结”一直困扰着云南旅游,导致公司出现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下滑且持续为负,背靠的大股东华侨城在地产经济利润空间缩小的情况下“回血”能力也有限。在多重压力下,云南旅游业绩要实现反转面临重重考验。

  盈利乏力有政府补助仍巨亏

  刚出炉的三季报显示,2020年前三季度云南旅游实现营收7.35亿元,同比下降53.98%;归母净利润为-3144.86万元,同比下降幅度高达150.73%,今年前三季度的营收不及去年同期的一半。其中,第三季度营收为3.15亿元,同比下滑46.65%;归母净利润为-3250.54万元,同比下滑217.94%。

  对于持续下滑的经营业绩,云南旅游公司一直都以“受新冠疫情影响”为主要原因,但理由显得有些牵强,对此有业内人士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今年以来旅游业确实受到疫情影响,旅游公司业绩承压,但是云南旅游归母净利润亏损幅度的扩大不能完全让新冠疫情“背锅”,主要与自身“造血”能力不足也有关系。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同为云南仅有的两家旅游主业上市公司之一的另一家公司——丽江股份(002033.SZ),前三季度的归母净利润已顺利扭亏为盈,实现盈利4849.40万元,同比下滑73.75%,环比下滑幅度大幅收窄。

  此外,《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在今年7月15日,云南旅游突然补充发布2020年半年度业绩预告修正公告,将上半年亏损4600万元至亏损6300万元的归母净利润修改至盈利90万元至130万元,而修正理由是自身努力降低了疫情的影响,但从半年报仍可以看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云南旅游当期的归母净利润依然亏损696.63万元。其中,公司收到的大额政府补助906.09万元是上半年非经常性损益的主要构成部分,而去年同期收到的补贴金额仅为71.03万元。业内人士同期对比认为,政府补助才是公司业绩的主要助力,剔除906.09万元的政府补助款,云南旅游主业依然改变不了亏损的局面。

  此后,政府补助金额还进一步增加,三季报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政府补助额度达到1209.09万元,但也难掩公司业绩下滑颓势,第三季度国内疫情得到控制后,云南省在全区域大力积极推进“跨省游”经济和运营,但云南旅游的业绩亏损幅度还在进一步扩大。对于业绩下滑的原因,公司表示除了疫情对旅游业的影响“恢复需要过程”外,也坦承了子公司增长的财务费用和折旧费带来了业绩压力。

  最新的三季报提示,子公司恐龙谷未能给云南旅游带来盈利,反而折旧和财务费用的增多使母公司业绩承压,但相关具体数额云南旅游均未披露,作为新三板上市公司的恐龙谷未披露三季报,没有找到相关费用的数据支持。但根据恐龙谷披露的半年报显示,上半年恐龙谷的财务费用为1545.70万元,占营收的比重已高达123.12%,超出了子公司本身的承受范围,仍需要云南旅游持续的财务支持。同时,云南旅游还向恐龙谷开出6884万元的借款,这也导致云南旅游资金链吃紧。此外,恐龙谷的资产负债率也增至86.87%,居高不下的债务水平,也提升了公司经营风险。

  对于恐龙谷的经营问题,《证券日报》记者向云南旅游董秘郭金发送了相关采访函,郭金表示:“在不影响正常经营的情况下,云南旅游会持续对恐龙谷提供财务资助,保障其正常的生产运营。公司将制定措施,提升恐龙谷的盈利能力。”但在回复函中公司未阐述具体的提升子公司盈利能力的计划,但是按照恐龙谷今年上半年-136.59%的毛利率来说,在恐龙谷实现盈利之前,云南旅游还有很长的“输血”之路要走。

  云南旅游虽给子公司恐龙谷“慷慨输血”了,但是自身的造血问题并没有解决。三季报显示,截止2020年9月30日,云南旅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91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71.16%;且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39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776.62%,公司解释为“向联营企业提供财务支持”;同时,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63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41.48%,公司回应称本期归还了银行借款。

  对于三类现金流均在大幅下降甚至为负,公司的现金流难以支撑后续发展规划所需的大规模资金投入,郭金表示:“疫情对公司上半年的业绩产生了较大影响,后续随着经济的回暖以及疫情防控常态化,公司的经营有望得以逐步恢复,经营活动现金流会越来越充足。”

  去地产化难止下滑颓势

  《证券日报》记者了解到,针对经营面临的问题,云南旅游其实一直在努力尝试改革。在2018年3月立项,因评估机构涉嫌违反证券法律法规而中止又再次重启的云南旅游并购案,历经1年多的时间才成功落幕。2019年6月,云南旅游终于将大股东华侨城集团旗下的深圳华侨城文化旅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文旅科技”)收入囊中。至此,华侨城集团以科技为支撑,优化改造景区要素,以建造主题公园打造文旅产业为核心,成为云南全域旅游服务商的战略布局再进一步。

  华侨城集团在2018年就打出“云南大会战”旗号,对云南旅游进行了一系列“资产结构优化”,其中“去地产化”是最主要的思想。当年10月份,云南旅游就将持有的控股子公司云南世博兴云房地产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世博兴云”)的股权全部转让,迎来的却是“造血”危机。《证券日报》记者查找公司历年年报发现,在剥离房地产业务之前,2018年上半年云南旅游营业收入中,以世博兴云为主的旅游地产板块营收占比49.05%,同比增长1256.10%;剥离房地产业务后,2019年上半年,云南旅游营收同比减少15.47%,其扣非净利润更是同比下降6027.14%。

  去地产化的云南旅游还具备哪些优势?郭金表示:“公司的主营业务涵盖旅游文化科技、文旅综合体运营、旅游综合服务等业务板块,拥有‘难以复制’的旅游产业链优势及文化旅游科技项目打造、高科技游乐设备研发生产等方面的全产业链优势。”虽然云南旅游旗下的两家子公司世博园景区和恐龙谷都暂未显现出“难以复制”的旅游产业链优势,但公司未来发展方向主要还是文旅板块。

  对此,中信证券投顾陈明璆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房地产虽是资金饥渴型产业但回款较快,而文旅产业的建设模式是‘重资产’,这意味着回报周期更长,大量资金投入必不可少。目前云南旅游已剥离地产业务,公司的回款速度已然跟不上文旅项目落地,这对于企业现金流来说无疑是致命枷锁。”

  值得一提是,云南旅游大股东华侨城集团旗下另一家优质旅游资产的上市公司——华侨城A(000069.SZ),也是华侨城集团旗下最大的融资平台,今年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也为负,为-22.38亿元;而这一财务指标已连年为负,2019年为-51.88亿元,2018年为-100.45亿元,2017年为-79.14亿元。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前三季度,华侨城A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4.81亿元,投资困局由此可见一斑。

  陈明璆分析认为:“房地产市场经济如今发展比较平稳,近年来盈利空间逐渐缩小,做主题公园的地产大鳄华侨城集团,依靠房地产反哺文旅产业运作模式的前景也大不如前。”

  此外,云南省政府也推出以云南城投为核心,打造两个万亿级产业龙头——健康服务+旅游文化的口号,这与华侨城集团“云南大会战”全域旅游的业务板块有所重合,与华侨城集团的文旅项目布局形成了一定的竞争关系。多重压力下,华侨城集团的云南文旅之路并不好走。对于云南旅游的其他问题,本报将继续跟踪报道。

  (编辑李波上官梦露)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网)

Tags: 云南旅游前三季度亏损3144万元 给子公司“慷慨输血”难解“造血”困局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