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新闻/ 正文

?债券违约的规模已超过1200亿! 这波违约浪潮什么时候结束?

来源 2020-12-15 14:56:00 财经新闻


  过去的一年,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取得重要成果,但对风险的预判与预防,是经济金融部门永远的命题。

  2020年的年底最为突出的,是信用债【信用债是指政府之外的主体发行的、约定了确定的本息偿付现金流的债券。】违约潮风险。而这一轮债券违约潮中,1200多亿规模的违约债券中,有超过40%的发生在评级是3A的企业。

  “让地方国企的产业债打破刚兑违约对于促进中国债权市场的健康发展,促进风险能更好的定价是非常有意义的。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要避免各地的国企债竞相违约,形成一个相互叠加的雪崩的效应。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直属研究机构。】副所长,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张明表示。”

  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长兼首席经济学家管清友【管清友,现任民生证券副总裁、研究院院长。】认为,这一轮债券违约,可能在2021年上半年就能基本结束。

  信用债风险出清:可能在2021年上半年结束

  法国里昂商学院金融学副教授卢骏【卢骏,博士,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助教授,沃顿商学院金融学博士,研究领域为投资行为、财务规划。】表示,以往在较发达国家的市场上,常用的经典信用分析手段,在中国市场上是失效的。在中国实际上所有债几乎都是2A级、3A级,这个评级根本不能够反映发债主体的质量,而信用债是否能还上,完全依赖于地方政府的信用。卢骏也提出,需要严惩逃废债【逃废债是一种民事违约行为,不是所有的欠债不还都是逃废债,它强调债务人的主观故意:确切地说,有履行能力而不尽力履行债务的行为就是逃废债。】的行为,为市场重新注入信心。

  “中国债券市场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发行主体中有大量的非市场化的国有企业,但它的投资主体是市场化的金融机构。”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长兼首席经济学家管清友表示,债券市场投资者也需要认识到市场化程度不一导致的债券市场的风险,城投信仰可能确实已经是过去式了。

  鹏扬基金总经理杨爱斌【杨爱斌,男,1963年出生,现为广东合邦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会议主席,广东省律师协会刑事法律专业委员会主任,广州市律师协会理事、财务监督委员会副主任、刑事法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广东省法学会律师学研究会副会长,广东省政法委案件评查专家组成员。】从机构投资者的角度表示,投资信用债券【信用债券亦称“无担保债券”。】,在打破刚兑的时代,就存在信用风险,如何管理信用风险对每家基金公司来说都是挑战,这需要机构前瞻的投研能力、和完善的风控体系。

  “我觉得这一轮债券违约,可能在2021年上半年就能基本结束。”管清友表示。在管清友看来,始于2017年的金融整顿,几科定向爆破了风险——从小机构到大机构,从P2P到信托到银行理财,到非标产品【非标产品指不是按照国家颁布的统一的行业标准和规格制造的产品或设备,而是根据自己的用途需要,自行设计制造的产品或设备。】的投资,再到一些项目投资,从金融产品到房地产企业,从民营企业再到国有企业,避免了一场系统性金融危机【系统性金融危机可以称为“全面金融危机”,是指主要的金融领域都出现严重混乱,如货币危机、银行业危机、外债危机的同时或相继发生。】

  对于如何化解这一波企业债【企业债是指境内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依照法定程序发行、约定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违约风险,打破刚兑,张明表示:一是要严厉打击地方国企恶意逃废债的行为;二是要对债权违约的国企的领导进行适当的问责和追责;三是在企业宣布债权违约之前,要与主要债权人应该进行细致周到的沟通;四是违约之后的处置,要保护债权人利益、实现债务的有效重组和清偿;五是加强投资者教育,提示债券不是无风险投资。

  会出现通胀或通缩吗?

  2020年为应对新冠疫情对经济的冲击,全球央行【“全球央行”,又称金融稳定委员会,是七个发达国家(G7)为促进金融体系稳定而成立的合作组织。】都采取了货币宽松政策。目前市场上对通胀的担忧在上升。

  对此,鹏扬基金总经理杨爱斌认为要区别来看。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放水,政府印钱、借债,直接发给了老百姓,没有产出但有需求,因此通胀水平可能会上点;而中国的货币政策始终保持在正常化区间,生产正常、人民币【CNY,是人民币(Chinese Yuan)的代码,是ISO分配给中国的币种表示符号。】有明显升值压力,同时猪肉周期向下。

  “我认为,国内明年应该是比较温和的通胀;出现较大通胀风险是个很小概率的事件。”杨爱斌表示。

  与通胀同时出现的,是对通缩的担忧探讨。更准确地说是,中国有没有可能会走上 “债务通缩型的衰退”?

  “债务通缩型的衰退”意思是由于到期无法偿债【偿债指的是偿还债务,是人的一种行为。】所引发的连锁的反应。当出现的背景往往是货币过度宽松,导致过高的杠杆以至于过高的债务,最后债务崩塌,出现所谓庞氏金融的情况。这也导致日本“失落的三十年”。

  管清友认为,中国可以通过行政的力量人为的去切割和分割这些风险。他以2020年底不同地方政府处理债权违约的不同方式为例,表示行政力量可以实现风险的主动隔离,在避免债务通缩型衰退的问题上是有作用的,这是我们和日本的根本性不同。

  同时,管清友还提到,与日本当时所面对的老龄化程度较高、城市化水平【城市化水平又叫城市化率,是衡量城市化发展程度的数量指标,一般用一定地域内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来表示...】也接近极限不同,当下中国的名义城镇化率【城镇化率是指一个地区城镇常住人口占该地区常住总人口的比例。】只有60%,改革与发展的空间仍然非常大。此外,中国有很多领域的生产要素还被禾之白山,潜力没有释放出来。

  “行政力量和改革这两个因素,能够帮助中国避免出现债务通缩型的衰退。”管清友表示。

  用产品创新防范金融风险

  如何有效应对金融风险?张明对此提出了四方面工作建议。

  第一,应该进行新老划断,控制新增的金融风险,这就意味着我们必须要加强相关的监管,来堵住过去的很多漏洞。

  第二,要保持合理的资本账户管制,尤其是对跨境资本流动依然保持合理的管制。。张明表示,大量的短期资本外流,导致的本地贬值压力,以及为了遏制外流央行被迫加息,可能成为引爆中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三,要制定危机预案,针对前面四类风险危机可能爆发的路径,量体裁衣地制订预案,增强应对负面危机的前瞻性和主动性。

  第四,对于存量风险应该采取一揽子的措施来消化,既要让这个风险逐步暴露出来,又要防止这个先过快地暴露,造成一种雪崩的效应。

  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苏剑指出,现在世界各国都面临产能过剩的问题,采取的办法都是扩大需求。扩大需求有两条思路,一条思路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另一条是“产品创新”。

  苏剑表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世界各国普遍采取的宏观调控政策,但问题在于长期过度依赖这两个政策会埋下金融危机的隐患。苏剑以货币政策为例,“货币政策是通过降低利息率来扩大投资需求,不过随着利息率的降低,投资规模越来越大,但投资预期收益率反而越来越低,这可能会诱发银行坏账提升从而爆发危机”。

  现在世界各国虽然看起来经济好像有所恢复,金融危机已经离我们远去12年了,但实际上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源还没有消除,它的根源就是因为缺乏产品创新,结果导致经济在没有新产品的情况下出现了衰退。

(文章来源:凤凰网财经)

Tags: ?债券违约的规模已超过1200亿! 这波违约浪潮什么时候结束?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