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正文

“食物银行”,别让公益的温暖异化成商业营销

来源 2022-01-23 10:21:33 国内新闻

  作者:江德斌

  据报道,在兰州市有关部门指导下,1月14日,甘肃首家“食物银行”在肯德基雁南餐厅启用。在“食物银行余量食物领取柜”里摆满了原味鸡、鸡翅等食物,每一袋食物上都有封口签和温馨提示。尽管店内举目可见“珍惜粮食,合理领取”“物尽其用,反对浪费”等抢眼的标识,然而,据《工人日报》记者现场观察,冰箱内已没有任何余量食物,“食物银行余量食物领取柜”里空空荡荡。

  让余量食品发挥“余热”,避免丢弃,减少食物浪费现象,“食物银行”这个设想很美好,一经推出即获得大众的推崇。但是,兰州“食物银行”陷入尴尬,暴露出“食物银行”的一些问题,需找到妥善的解决方案。

  “食物银行”出问题并非孤例,近年来,很多地方都推出了“食物银行”,有企业经营的,也有社区举办的,模式类似,问题也类似:有的遭遇市民哄抢,食物未到真正有需要的人手里;有的“食物银行”管理疏忽,出现食物变质情况;还有的“食物银行”混入了过期食品、问题食品;有的“食物银行”变了味,沦为企业营销窗口。可见,“食物银行”还要完善经营模式,加强日常管理,确保公益不走偏。

  “食物银行”如果想长期维系下去,首先就要解决食物来源,比如商家未售完食物,社会人士捐赠等。然而,这些来源都不稳定,商家经营均有计划安排,时常按照市场情况做调整,不可能每天都有剩余食物,社会人士捐赠也不固定,导致缺乏充足的食物供应。因此,可引导更多餐饮企业和生鲜食品企业参与,在市场上低成本收购滞销农产品、临期食品等,统一捐赠、分配给各地“食物银行”。

  最重要的是,要确保不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对食物来源、质量进行严格审查,逐一登记备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做好源头追溯工作,防范过期食品、问题食品混进来。食品安全非小事,关系到市民生命健康,“食物银行”也必须把牢关口,企业要对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和专业素质有更高要求。

  对于目前各地开设的“食物银行”,需要进一步规范,由主管部门进行审核,按照标准来厘定,对不合规的“食物银行”可要求其限期整改。要对“食物银行”进行定性,明确其公益属性,无论是由企业还是社区经营,都只接受无偿捐赠食物,不能异化成商业经营,也不能夹带私货,变成商家的宣传渠道。(江德斌)

Tags: “食物银行”,别让公益的温暖异化成商业营销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