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新闻/ 正文

上海钢联起诉供应商将“扩围” “刷单”模式遭曝光

来源 2020-09-27 21:36:32 国际新闻

  近期,上海钢联与8家上游供应商的诉讼案件正式开庭审理,涉诉金额逾6500万元。据知情人透露,上海钢联还将向第二批20多家供应商发起诉讼,前后两批诉讼总涉案金额近亿元。

  上海钢联起诉部分供应商——张家港古弘商贸有限公司、深圳前海花万里供应链管理服务有限公司和张家港莱昂德商贸有限公司等8家上游供应商未按合同约定向公司交付货物,进而要求这些供应商按合同约定交付货物或退还货款的纠纷案件,目前已经进入法庭审理环节。

  按照上海钢联半年报(更新前)介绍,以上纠纷涉案总金额为6501.02万元,期后涉及金额为5964.5万元。涉事其中的上海某供应商向《红周刊》记者证实,以上案件刚刚开始法庭审理,而上海钢联还将起诉更多供应商,涉案金额两三千万元。

  据上述人士介绍,这些供应商与上海钢联旗下的钢银电商的合作模式,存在“某宝”式的“刷单”情形,即在帮钢银电商做多交易量的同时,供应商也可以赚点“小钱”。但因为7月有些钢贸商跑路进而带来了坏账,现在钢联要求供应商承担风险和损失,显然是不合理的。

  第一批涉案金额逾6500万元

  两批案件涉案金额近亿元

  目前的纠纷源自7月华东钢贸圈爆雷事件。7月份,钢材价格的持续上涨致使“期限套利”交易风险上升,作为上游供应商的上海能升贸易有限公司、上海程瑾实业有限公司、江苏拓志贸易有限公司和上海彤诺贸易有限公司“爆雷”并接连“跑路”。据江苏某钢贸商此前向《红周刊》记者透露,钢银电商与这四家公司均有直接或间接的合作,其中,钢银电商是通过中间代理商与江苏拓志贸易有限公司交易。

  之后,上海钢联在2020年半年报(更新前)披露,公司分别在8月7日和8月11日起诉了张家港古弘商贸有限公司、深圳前海花万里供应链管理服务有限公司和张家港莱昂德商贸有限公司等8家上游供应商,要求上述供应商按照合同约定交付货物或退还货款。这些诉讼案涉及总金额达6501.02万元,期后涉及金额为5964.5万元。据《红周刊》记者测算,若上海钢联无法胜诉,诉讼损失占公司上半年归母净利润的64%左右。

  不过,记者注意到,上海钢联在9月17日更新了2020年半年报,删除了以上诉讼案内容。而准备新三板精选层挂牌的钢银电商则保留了相关内容。

  《红周刊》记者向其中一家上游供应商求证此事,对方表示,以上8家上游供应商确实已收到法院传票,并且银行账户均被冻结。该人士解释称,上海钢联诉讼涉及的金额不应全部由供应商承担。他说:“我们只是担任中间商的角色,钢银电商将货款打给我们,然后8家供应商再将这笔钱打给江苏拓志贸易有限公司这类的贸易商,无实物交割。并且在整个交易过程中,全程是钢银电商的业务员‘统筹’。对于江苏拓志贸易有限公司这类的贸易商我们都不认识,都是钢银电商的业务员指定的,至于下游的采购商我们也没听说过。”

  该人士进一步指出,钢银电商平台的业务员可以操控后台交易数据。据其提供的资料显示(图1、图2),他们6月已完成的订单(订单号为CS200619X000340568的订单,该订单已于8月31日在上海市虹口公证处公证)在近期被平台修改,“待收款”“待放货”和“完成”三个进度指标均从完成状态变更为进行中状态。其中,“待收款”的“时间戳”消失,“待放货”和“完成”的“时间戳”保持了原样。

  图1:8月31日已公证的订单

上海钢联起诉供应商将“扩围” “刷单”模式遭曝光

  图2:8月31日之后的订单

上海钢联起诉供应商将“扩围” “刷单”模式遭曝光

  该人士还表示,“目前被起诉的8家供应商是第一批‘受牵连’的中间商。第二批涉及的供应商更多,约有20多家,已知供应商的货款规模至少涉及二三千万元。”

  按该人士透露的数据粗略计算,上海钢联和供应商之间的诉讼最终涉案金额近亿元。

  “刷单”导致爆雷?

  钢银电商平台成交量下滑明显

  据以上人士介绍,“我们与钢银电商的合作由来已久,大概从2014年就开始了。这跟某宝上的‘刷单’情形类似,在帮钢银电商做多交易量的同时,我们也可以赚取交易过程中的差价。我们每个月会接1000吨左右的单子,每吨钢材(主要是螺纹钢)的‘税前’利润在10元左右,其中钢银电商收取3~4元/吨的交易费,我们需要上缴3元~4元/吨的增值税,实际利润大约3元/吨。但现在,钢银电商不仅终止了与我们的合作,同时也‘放弃’了很多资质不高的私企,基本上现在只与国企合作。所以,钢银电商成交量(现货)在急速下降。”(见图3)

  图3:钢银电商近一年现货成交趋势

上海钢联起诉供应商将“扩围” “刷单”模式遭曝光

图片来源:钢银电商官网

  实际上,上海钢联的投资者近期也在关注平台交易量下滑的问题。9月4日,有投资者在深交所平台提问:“最近平台交易量比最高峰少了3~4成,什么原因?另外,看了几天,为何公司每天下午4点开始,交易量会突然增加,4点到6点的交易量可以占平台当天交易量的40%~50%。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是否存在刷单的情况?”

  上海钢联答复称,“现阶段公司正在进一步根据各商家资信情况,制订更为严格的交易制度,积极主动降低了卖场的交易额度,平台交易量在八月份出现明显下降,近期已逐步回升。同时,钢银电商平台每天下午4点到6点交易量放大,是平台用户历史形成的一种交易习惯。公司从事钢铁行业的电子商务服务,全面参与和客户与商家的交易,公司与客户和商家的交易均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平台交易不存在刷单行为,并且公司明令禁止一切刷单行为,一旦发现,立即查封账户,涉事交易员当即开除。”

  但上述人士认为,这恰恰是钢银电商本身在主导“刷单”,而不是供应商。

  还有投资者在9月11日对上海钢联的风控体系提出了质疑:“平台交易量下滑如此厉害,是否意味着公司的风控体系出现了问题?目前供应商履约的风险是否还有新增的可能?”对此,上海钢联答复称,“近几年公司业务稳定增长,风控正常有序,而且一直以来非常重视风控体系的建设,未来也将更加注重业务流程中的关键节点和风险要素,加大风险管控力度,包括但不限于对各商家资信情况的审核、制订更为严格的交易制度和加强对物流运输业务节点的管控等配套措施。”

  然而,“跑路”的江苏拓志,就难以被界定为正规贸易商。据天眼查APP显示,江苏拓志贸易有限公司是去年9月24日成立的,注册资本1000万元,实缴资本为“-”。但戏剧性的是,据知情人士透露,江苏拓志在去年获评为上海钢联的优秀供应商。

  在最近召开的“第十四届中国金属板材产业链年会”上,上海钢联董事长朱军红发表致辞时表示,“在‘交易+供应链服务’板块,上海钢联通过构建并不断优化交易结算、供应链金融、仓储加工、物流配送以及数据服务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服务闭环,目前管理了超5000个仓库,但交易平台承担了较大的风险,前面卖场”跑路“事件,风控出现了小插曲,此事恰恰证明了平台服务的价值,交易损失全部由平台承担。”

  上述人士指出,钢银电商的一些产品本身存在交易漏洞,以“订单融”业务为例,该业务的交易模式是下游采购商支付20%的货款给钢银电商,钢银电商则会将100%的货款打给上游供应商。“若一个公司有两个‘抬头’(一个老板名下有两个公司),一个作为下游,一个作为上游,那么上游‘跑路’后,损失只能由钢银电商承担。”

  作为新三板“营收王”

  钢银电商毛利率持续跑输同业

  与此同时,钢银电商2020年中报显示,公司今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37.99亿元,为新三板所有公司的“营收王”。而这并不是钢银电商首次获得“营收王”的称号,近三年的主要业绩报告显示,公司2018年中报、2018年报、2019年中报和2019年报的营业收入分别为444.20亿元、957.15亿元、490.61亿元和1221.33亿元,在当期新三板所有公司中也均位列第一。

  《红周刊》记者注意到,在上述五个报告期内,虽然钢银电商的毛利率维持稳定增长,但多数徘徊在0.60%及其以下的低位区间。其中,在2018年中报和年报中,钢银电商的毛利率更是分别只有0.47%和0.48%。而反观同业公司中,即使2020年中报毛利率最低的浙商中拓,也要比同期的钢银电商高出0.33个百分点(见附表)。

上海钢联起诉供应商将“扩围” “刷单”模式遭曝光

  对此,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限责任公司在《关于上海钢银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精选层挂牌申请文件的审查问询函》中提出了质疑:请发行人说明同行业可比公司的选取标准、与发行人的可比程度,在产品结构、客户构成等方面是否存在明显差异,说明选取可比公司的原因和合理性,并结合以上情况说明与招股说明书选取的可比公司相比公司毛利率显著偏低的原因。钢银电商在《钢银电商及中信建投证券关于第一轮问询的回复》中称“报告期内,由于公司在产品结构、客户群体等方面与可比公司(国联股份、中钢网和浙商中拓)不完全一致,公司对应产品毛利率水平与可比公司存在一定差异。”

  然而,钢银电商在回复“说明选取可比公司的原因和合理性”问题时又称,公司主营业务为钢铁行业电子商务服务,通过钢银平台为钢铁行业上下游各类型企业提供全方位电子商务解决方案,上述可比公司部分产品与其产品具有较高相似性。其中,国联股份去年网上商品交易产品销售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 87.95%,该业务模式与其相似。(见图4)

  图4:可比上市公司具体情况

上海钢联起诉供应商将“扩围” “刷单”模式遭曝光

图片来源:公司公告


(文章来源:证券市场红周刊)

Tags: 上海钢联起诉供应商将“扩围” “刷单”模式遭曝光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