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新闻/ 正文

福建地区短纤产业链调研报告

来源 2020-11-09 09:53:04 财经新闻

   10月26日-29日,我们对福建地区短纤产业链进行了调研,走访了短纤企业、下游纺纱企业、上游PTA-PX企业及贸易商。通过调研了解到,福建地区短纤市场供需整体紧平衡。当前短纤生产企业基本满负荷,且短期供应增量有限;短纤工厂库存普遍负库存,说明需求确实出现了明显的好转,尽管调研企业对当前需求好转程度及后期订单持续性观点有所分歧,后期对于需求的持续性还有待验证,对整体需求持谨慎乐观态度。调研具体情况如下:

调研总结

  a。上游PX-PTA市场,目前PX社会库存偏高,加工费处于历史低位;明年随着PTA新装置投产,上半年会好一些,下半年PX可能会更弱,PX平均加工费可能不到200美元/吨。明年PTA新装置集中投产下,对PTA加工费预期不乐观,但当PTA加工价差在400-500仍有开车动力,会根据PX-PTA总利润决定是否检修。

  b。短纤市场供应情况,福建地区短纤工厂开工维持高负荷,经过节后终端订单的集中下达,目前短纤工厂基本处于无库存或负库存状态,从超卖情况和下游备货来看,整体维持紧平衡。另外,关于短纤工厂的负库存,因为前期期现商买的短纤最终是要回到下游纱厂的,所以工厂所谓的负库存包括了下游纱厂的原料备货和期现商锁定的现货,工厂实际货源还是比较多。

  关于相关品种的替代,当原生-再生价差在1200-1500元/吨时,再生对原生替代动力强,短期再生替代影响不大;关于棉花和短纤的替代,如果棉花价格很高,会少用一些,但棉的量还是维持的,主要根据客户需求来定;关于短纤和粘胶的替代,长乐地区替代关系不明显,根据市场销售有关,少量切换。所以,短期短纤相关品种的替代影响有限。

  从长期的产能投放来看,因为明年短纤新增产能有限,整体供需相对平衡,在整个聚酯产业链中供需格局仍较好。另外,短纤的加工费一般情况是900元/吨,2000元/吨以上偏高,锁定加工费意愿较强。

  c。下游纱厂情况,福建地区短纤需求确实是出现了明显了好转,下游纱厂及终端坯布去库明显,只是市场对需求好转程度及后续订单持续性存在分歧,较乐观的企业认为订单可以持续到年底,有些认为订单只是较疫情期间修复至正常水平,有些认为这波订单可以做到11月中旬附近,后面没什么新的订单。下游纱厂已锁定原料,纱厂之前采购成本5200-5300附近,对原料高价(5500以上)接盘意愿不高,且终端对高价纱线采购价格集中在9400-9500附近,对高价纱线(10000以上)也较为抵触;后期如果订单不足,产业链又会出现累库,后期行情关键还在于纱线订单情况。

企业调研记录

  (1)企业1:某短纤生产企业

  a。基本情况:该企业1987年成立,位于福建长乐地区,短纤+切片产能26万吨,产能全国第八;涤纶长丝产能(FDY+POY+切片)25万吨。该企业优品率99.5%以上,每个月产销平衡。今年1-9月总产量16.1万吨,同比增加10%,其中1.12-2.13检修一个月,替代水刺无纺布的产量也在增长。

  b。目前满负荷生产,库存很低,理论库存负一个月,出货排队到11月下,产销整体比往年好,往年除年底,6-7月有个小淡季,去年5月PTA大涨有过减产。下游需求还是很强劲,下游备货到11月底或12月初。整体来看,福建地区短纤市场还是紧平衡。

  c。关于短纤和其他相关产品的替代。关于原生与再生的替代,再生装置比较灵活,目前再生的开工率很低,原因很多,比如原生和再生的价差、工人问题,一般价差1200-1500会有替代,但主要也根据企业自身情况;短纤跟棉花的替代,棉花价格涨会拉动涤短价格,但替代不一定明显,比例很难说;短纤跟粘胶的替代,在长乐地区替代关系关系不明显,根据市场销售有关,少量切换。当棉花和粘胶价格都不明显的时候,一般选择涤短。

  d。短纤出口方面,每年约70-80万吨,今年下降,主要因为疫情、汇率影响,国内外价格顺挂,出口不划算。该企业1-9月出口1.2万吨,比往年下降40%。认为期货上市以后,价格快涨快跌,对国外出口偏利空,可能会转到盘面销售。短纤主要出口东南亚,之前还有中东、土耳其等,今年主要去越南,跟棉花做混纺,越南市场还比较大。

  e。关于需求,近期国内终端补库力度很大,国外受疫情影响库存不高,疫情结束后可能补库需求也很大。国内这波补库,企业认为有这样几个原因:一是双十一发货规则改变,以前是二十天发完,今年是五天发完;第二个是寒冬预期提升保暖类纺织原料需求,DTY多孔销售较好;第三个大型服装厂订单回流,主要是印度订单的转移。下游订单持续时间不确定,从下游销售看,到年底问题不大。近期短纤相对长丝行情不错,主要是因为喷水需求一般,经编和圆机主要是冬季面料,需求不错,短纤跟圆机相关比较大。另外,关于口罩需求,水刺产量在增长,以前出口,现在内销在增加,水刺与常规短纤切换比较容易,主要是油剂,切换的成本也不大。

  f。关于短纤跟原料加工差。认为一般价格上涨看加工差没意义,主要看下游接受度,有一定价格弹性。期货上市后,对短纤的估值比以前高,利润贡献300-500,加工差1700-1800处于中等水平,2000以上偏高。暂时会观望下,看市场会给予多少加工费合理,认为对于6200附近的价格相对合理,深度回调概率小。对后市偏乐观一点,对未来的空间有多大还在观望。

  g。 2021年短纤新产能约30-40万吨,供需相对平衡;2022年要看新凤鸣进入市场情况。下游体量大,主要在福建长乐,700-800万锭,纱线在江西有扩能约200万锭,长乐现在的场地有限,扩能比较难。

  h。对短纤期货看法:期现套利有无风险套利机会,但是做的话首先要了解现货市场,是不是交割品牌?卖到哪里?销售半径问题,运费划不划算?因为期货没有品牌升贴水,但是现货有升贴水,有些贴水100-150,也跟品质有关。

  (2)企业2:某短纤生产企业

  a。基本情况:2005年投产,早期20万吨短纤,2008年长丝投产。目前聚酯产能100万吨,50万吨短纤,50万吨长丝。最早做下游纺纱,后来往原料去做,纺织为主。短纤大部分是棉型1.4D,也有做水刺,虽价格高但市场窄;两个工艺差别不大,主要以需求定产品。工厂从建厂到现在开工率都很高,基本100%,一是资金充足;二是有下游工厂,10块钱运费可以运到工厂。一般春节期间轮流检修(疫情期间没停车),有时超负荷生产。目前短纤负库存,长丝库存7天左右。

  b。下游情况:该企业配套下游纱锭规模较大,约500万锭,存在40%左右的短纤缺口,需要从外面买,定价主要按市场价。下游纱厂主要供应在国内,纱线厂很难卖到坯布厂,一般通过贸易形式,约占70%,发到广东、山东等地。福建整体以来纱厂一直有库存,今年因为疫情多一些,而且开工率高,一旦降下来,成本就增加。纱厂订单一直有,有时比较集中,目前下游订单没有非常的多,因为疫情期间少,只能说恢复了。

  c。下游纯涤、涤棉可以调节。一般纱线的原料组成是棉花、短纤、其他=1:1:1,如果棉花价格很高,会少用一些,但棉的量还是维持的,替代会有,但不会很大,主要根据客户需求来定;关于短纤和粘胶的替代。

  d。对期货看法:认为有了期货更有利,如果下游停产或减产可以在期货上卖出;也可以利用期货锁定成本或利润;期现结合比较好。

  (3)企业3:某下游纱线企业

  a。基本情况:2001年成立,有70万纱锭,是福建地区纱锭单体最大。今年整个行业低迷,一是中国纺织市场规模大,出口比例大,约35%-40%;二是国际环境对外贸影响较大。福建全省有1000万纱锭,长乐占800万,其他区域200万左右。

  b。原料主要是短纤,粘胶占30%,棉花占15-20%。纱线产量1-9月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6-8月开始恢复到去年同期水平。纱线产品结构主流是非棉纤维,纯涤占60%,40%是混纺。销售模式:下游工厂和贸易商各一半。

  c。一般3-5月,9月中-11月中是旺季。目前纱线库存一般大企业20天左右,小企业超卖15~20天,该企业纱线库存从一个半月降到20多天,近一个多月以来,库存被订单消化大部分。虽然库存降幅比较大,但因为该企业在纱线价格低位时有所挺价导致库存增加。

  d。长乐这边都近乎满负荷,国庆节后开工变化在长乐地区不明显,主要是一直近乎满负荷。

  e。目前原料库存20多天,正常情况下原料备货一周左右,当行情处于上涨周期的时候会多备半个月的量。

  (4)企业4:某下游纱线企业

  a。该企业2010年投产,目前产品齐全,拥有环锭纺、气流纺、涡流纺以及倍捻设备达50万锭,年产涤纶纱、粘胶纱和混纺纱等产品12.8万锭,是长乐地区纺织龙头企业之一。该企业在四川、安徽新建纱线工厂,目前500万锭的总产能。计划增加100万锭,设备最先进,主要从德国、意大利、日本进口。

  b。目前该企业满负荷生产,过年期间停车五天,今年生产没停过,疫情最紧张的时候也没有停车。该企业库存高的时候有七八千吨的产品库存,每天产量260-270吨,约一个多月的库存。现在没什么库存;企业的原料库存有三四千吨的欠货(一天用100-120吨短纤),采购节奏不固定,主要看行情。

  c。 产品主要看客户需求。一般夏天用棉纱多,冬天用纯涤多。织布厂的客户分布在广东、浙江、江苏。工厂和贸易商都是一口价交易。

  d。目前存在部分订单从印度转移到中国的情况,现阶段印度的单转到中国,中国发给印度,然后印度再出口。该企业是出口到印度最多的工厂,约三分之一的量都出口,除印度外也有孟加拉、巴基斯坦、越南等。

  (5)企业5:某下游纱线企业

  a。该企业创办于2002年,拥有28万纱锭,2008年进入纤维素纤维行业,是国内最大的纤维素纤维企业。有单纺、混纺等多品种多功能。

  b。二季度外单非常少,市场不乐观,国内5月基本恢复正常;三季度国内产能竞争激烈,9月份市场有所好转;国庆节后需求快速恢复,超预期,原料上涨较多,棉花、粘胶等大幅上涨, 主要是国内双十一加上印度的转单。该企业纱线出口不多,不到20%。

  c。关于粘胶、涤短和棉花替代,一般根据客户需求,有些客户关注这几个品种的价差,有些对价差不敏感,有些可以微调,有些为了保证质量不看价格。

  d。关于扩能,企业今年准备新增30万锭,明年增加15-20万锭的智能环锭纺。投产周期4个月,设备安装和生产2个月,六个月比较轻松,最快的是4个月。

  e。产品主要销往浙江、江苏和广东,占80-90%。原料中,粘胶占比70%,短纤做混纺,占10%左右。销售:下游贸易商和工厂各50%。

  f。目前该企业的产品销售超接20天左右,现款现货为主。开工方面,正常情况每年只在过年停三天左右,初三复工。

  (6)企业6:某下游纱线企业

  a。该企业产能30万纱锭,生产纯涤纱,主要做出口订单,到东南亚和中东。往年出口占比90%以上,现在50%以下。

  b。该企业短纤采购价格5500附近,表示5500以上不会买。目前产品纱线出口订单超卖一个月左右。认为需求没这么乐观,虽然10月以来纯涤纱价格上涨很多,但基本上有价无市。对后市存在一定的担忧,感觉库存只是从上游向下游转移,并没有真正落实到消费上。

  c。关于原料替代,该企业只用原生短纤,不考虑再生短纤,目前原生与再生价格差不多,以前原生与再生价差至少1500才会考虑使用;而且现在更注重质量,不会考虑用再生。再生短纤除了刚需之外,基本没什么市场,主要用在沙发、皮革布上。

  d。疫情时该企业开工率降到50%,且维持了两三个月。那时候开工率低主要是工人没有到位,开车到云南等地去接人。后续基本维持满负荷开工。

  (7)企业7:某聚酯生产企业

  a。该企业聚酯产品较多,有长丝、瓶片、聚脂薄膜和工业丝,国内聚酯总产能是180万吨(120万吨长丝,80万吨薄膜),20万吨工业丝,3万吨ES。在建长丝20万吨,薄膜50万吨(明年初投产)。

  b。在越南有20万吨长丝,20万吨瓶片+20万吨瓶片在投,因为在越南建厂最大的优势是出口欧美国家的关税比较低,但是越南的人工成本并不低。

  c。疫情以来表现最好的是聚酯薄膜。聚脂薄膜主要用在食品包装,和聚乙烯有替代,聚脂薄膜价格比聚乙烯薄膜价格有优势,替代空间仍有100万吨。

  d。目前薄膜开工率100%,无库存;长丝负荷80%,库存一个月左右。该企业认为外单回流是近期纺织服装回升的主要原因,能维持多久不清楚,可能元旦之前,最多1月中旬。

  e。聚酯一般2-3年检修一次,今年出口有萎缩;

  f。原料PTA采购主要是福建地区企业,MEG有台湾、沙特,国内哪里便宜买哪里。年底PTA新装置投产,PX可能就近采购。

  (8)企业8:某短纤生产企业

  a。基本情况:短纤产能17万吨+3万吨特种,长丝17万吨。产品60%省内消化,20-30%送往广东市场,其他区域占20%左右。出口方面,往年40-50%,最高60%,今年外销下降10%,海关数据增量大部分是百宏到越南工厂的。

  b。往年9-10月是旺季,11月至春节前逐步回落;今年7月底8月初外单补了一个月左右的货,之后订单就没了。目前的订单主要是秋冬季的订单,今年秋冬季订单正常,但是今年的问题是12-1月做明年春夏季订单,今年春夏季服装库存很高,可能会影响明显的春夏订单需求。

  c。国庆后一波行情,使库存下降20-30天。主要是纱厂接了双十一和双十二的急单,大规模采购原料短纤20-30天,另外,期货上市也助推了一下,短纤价格快速攀升。前期的采购基本可以用到11月初,双十一和双十二之后基本没新单。行情能否延续要看后期纱线厂有没有采购,也有可能坯布交完这批货还,还会补一些库存。

  d。关于短纤库存,华南地区本来就低,华东地区偏高,但是期货上市后,期现商拿了一部分,这部分库存如果纱厂不拿,货还是会流向工厂。纱厂采购短纤通常集中买货,通常买一周,然后一周都不买。纱厂提货非常慢,一万锭一天才用5吨短纤,因此纱厂通常都是一车一车的提货,一车是30吨,提货时间周期非常长。纱厂这种采购模式对期现商不利,出货期太长。未来瓶片上市后也可能面临类似的问题,饮料厂通常都是大批量下单,期现商的规模就相对较小。

  e。相对于利润,工厂更看重产销,因为工厂停车成本较大,短纤开工率最低不能低于60%,一般一年多检修一次。纱厂停车少,主要因为三班倒。纱厂订单和原料一般匹配。目前纱厂报价是按照短纤价格+4700,以往行情正常的时候只加4200,行情特别差只保本的时候只加3800元/吨。短纤的加工费一般情况是900元/吨,之前期货到2000元/吨,一些短纤工厂就在盘面上进行了加工费锁定。

  f。目前看短纤工厂接单到11月中,短期对后续偏空。但是从大周期看,短纤供需相对平衡,近两年新投产的量比较少,短纤大周期看好。

  (9)企业9:某PX-PTA生产企业

  a。基本情况:PTA按月计划排产,每月33-34万吨 ,日产1.17-1.18万吨,有时候氧化装置出现问题,会把三条线中的一条停车检修一段时间。该企业以前合约占比很高,今年现货销售比例增加。目前库存在中性水平,价格冲高的时候出清了一波库存,目前工厂实物库存偏高,实际上大部分已经完成预售。

  b。目前PTA工厂还没有公布任何计划,按照目前利润还会继续开。只要有利润就会持续开车,除非生产线有故障,不一定一年检修一次,最长可以1年零6-8个月正常生产。认为市场加工价差在400-500都有继续开车的动力。

  c。目前 PX加工差是比较少见水平,一体化炼厂除了有PX还有油品、其他化工品,抗风险能力更强。2012-13年附近的装置成本上比较接近,仅次于大炼化,中金也没有检修,但是也是亏损,可能未来1-2年还是亏损。该企业有PTA工厂配套,PTA让一部分利润,PX生产还可以维系,但100+的加工差也没有办法承受很长时间,PX环节是亏损的,但为了占有市场份额,工厂都在维持开工,明年要看后续加工差的变化,看PX-PTA总利润决定是否检修,同时也要看石脑油-凝析油成本。

  d。目前PX日产240-250吨,另一条没计划开,外采比例很大,但PX外采量进口比较少,明年预计也是以国内为主。PX库存量会控制在中位水平,认为目前PX社会库存还是偏高,需求还是比较弱。明年随着PTA新装置投产,明年上半年会好一些,下半年PX会更弱。

  e。对期货的应用,当PTA期货盘面加工费高于600会先在盘面卖出,然后向下游报基差;目前主动锁价的效果不错,明年将扩大这种模式。企业还会对PX纸货和PTA期货进行跨品种套利,锁定盘面利润。

  f。明年PX加工费可能看不到200美元/吨以上,180-200美元/吨的价差已经算是很不错的水平;PTA加工费不会比现在好,最新出的PTA装置加工费都在200+。下游增速能消化上游集中投产的产能,终端最好,聚酯还可以,PTA和PX比较艰难。

(文章来源:广发期货)

Tags: 福建地区短纤产业链调研报告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