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正文

对“有偿实习”还须定点打击

来源 2022-02-28 19:53:46 国内新闻

  作者:守一

  眼下,又是一年一度的高校毕业生实习、就业的高峰期。然而,新华每日电讯记者近日在采访中了解到,多个地方的知名公司存在“有偿实习”的歪风邪气,有些高校毕业生仅仅为了获取一个实习机会,就需向个人或者中介支付数万元。

  “有偿实习”其实早已不是新现象,最近几年多家媒体有过多轮曝光,久病难治的重要原因,就在于表面看这是供需不匹配之下的“愿打愿挨”。知名公司的实习机会有限,僧多粥少,就存在事实上的竞争。某个大学生如果花钱能“买”到实习机会,就算内心觉得不合理,但只要得到了实习机会,可能也不敢公开维权,担心会得罪人甚至影响今后的职业发展。

  但回到此事的本质,显然欠缺正当性。因为这对于供需的双方——知名企业和大学生——都有伤害。企业的声誉受到影响,大学生则要付出不菲的经济代价。收益方是谁呢?通常都是企业中的某些钻营的员工和推波助澜的中介机构。

  一个知名企业,一般不会公开搞“有偿实习”这样的事,犯不着为了蝇头小利而伤害自己声誉。从之前一些媒体调查来看,很多时候都是企业少数员工和中介公司合谋,利用信息差大做灰色生意。一面把持着公司实习生招聘的信息,一面向学生制造焦虑抬高价格。

  要打击这样的行为,首先当然要强调知名企业的责任。相信一个成功的、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本身就应该自觉抵制有偿实习。放任个别员工操弄见不得光的事,等于放任公司无形资产的流失。1月25日,某互联网公司就反舞弊调查部发布通报,某公司员工从外部求职中介处分得实习应聘者支付的部分费用,其行为触犯了“企业高压线”,被解聘处理,永不录用。足见这一问题的严重性。

  企业在内部就应树立起高压线,明确最严格的罚则。同时也要把反对有偿实习的价值观,明确地传达给外界,让所有实习的大学生都知道,如果实习过程被收了钱,那就是被骗被坑了,可以向公司举报。一旦公司畅通了违规的举报和处理通道,那类似现象就能少很多。

  除了公司要加强对钻营员工的定点打击之外,监管部门也需要重点关注相关中介机构。教育部等八部门此前针对职业学校学生实习联合印发新修订的相关规定,已明确不得通过中介机构或有偿代理组织、安排和管理学生实习工作。再就法律层面看,组织有偿实习情节严重的,可能还会涉嫌诈骗罪。

  总之,无论是公司员工还是中介公司,一旦参与违法违规组织,就应该有相应的惩罚。一种违法违规行为能否得到很好扼制,关键的因素之一就是风险和成本。只有从公司管理、行政管理、法律惩罚等层面把为非作歹的代价提高了,图谋不轨者才能有所敬畏。

  在定点打击的“堵”之外,长远地看也需要更多“疏”的举措。很多企业现在之所以喜欢“内推”,是因为省时省力省成本,还有人际关系作担保。但这种操作模式,因为信息不透明,也给有偿实习制造了土壤。有业内人士建议,能不能建立全国性的大学生实习平台,以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这也是一种策略。只不过这样的平台由谁来建、能不能保证效率,也还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但增加信息透明度的大方向显然是对的。(守一)

Tags: 对“有偿实习”还须定点打击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