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新闻/ 正文

债市开放新篇章!中国债市成功跻身全球三大债券指数 3000亿美元增量资金逐鹿境内市场

来源 2020-09-25 14:07:57 财经新闻

  中国债券市场迎来历史性一刻。北京时间9月25日6时,富时罗素宣布,中国国债将会被纳入富时世界国债指数(WGBI),预期2021年10月开始纳入。具体纳入时间还需富时罗素的咨询委员会和其他指数使用者在2021年3月根据对最近宣布的改革措施是否已对市场的可投资性做出预期的实际改善而做最后确认。

  至此,中国债券市场成功跻身全球三大主流债券指数,诠释出债市开放新成就。国内外多家机构预计,在完全纳入之后,可能会吸引1400亿-1700亿美元的被动资金流入。这一资金规模将超出此前中国债券纳入彭博巴克莱全球综合债券指数(BBGA)和摩根大通旗舰全球新兴市场政府债券指数系列(GBI-EM)带来的流量。

  而随着债市开放政策的不断完善和投资便利程度的进一步提升,全球第二大债券市场料将继续蓬勃发展。中国债券市场被认为更多吸引的是境外中长期资金的目光。那么,外资机构的具体风险偏好如何?接下来,中国债市开放进程中还有哪些待完善之处?

债市开放新篇章!中国债市成功跻身全球三大债券指数 3000亿美元增量资金逐鹿境内市场

  时隔一年,中国国债成功“入富”

  富时罗素全球政府债券指数(WGBI)是富时罗素(FTSE Russell)的旗舰指数产品。富时罗素首席执行官及伦敦证券交易所信息服务集团总监瓦卡斯萨马德25日表示:“富时罗素很高兴宣布,将准备从2021年10月开始把中国纳入富时世界国债指数(WGBI)。届时国际投资者将能够通过富时罗素的旗舰WGBI指数进入中国这个全球第二大债券市场。”

  事实上,中国国债的“入富”之路并不容易,从列入观察名单到最终成功纳入用时两年。2018年9月27日,富时罗素公司宣布将中国国债纳入WGBI的观察国家名单。2019年9月27日,富时罗素更新了固定收益市场纳入观察名单,中国继续保留在LEVEL 1,将被继续观察以决定是否被升级至LEVEL 2.2020年4月初,富时罗素公布的3月最新分类评价结果显示,中国国债的市场准入等级继续保留在可能从1上调至2的观察名单。

  在过去的两年时间里,富时罗素考量的重点集中在:中国对外资准入和国债流动性的改善措施。中诚信国际研究院对新华财经表示,中国国债迟迟未能“入富”的主要原因便在于中国债券市场准入和流动性改善仍有较大的提高空间。其中,在市场准入方面,2019年为推进债券市场对外开放,提升境外投资者入市便利性,监管层提出多项措施及服务规划,但由于政策实施时间相对较短,各项政策制度仍在调整完善中,且年内仍存在尚未真正落实的政策,导致相关准入政策效果尚未完全显现。

  而在便利境外投资服务方面,中诚信国际研究院称,尽管早在2018年末中国人民银行已批准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与彭博就支持境外投资者通过彭博终端与外汇交易中心系统的连接投资中国债券市场的代理模式(CIBM Direct)开展合作,但在2019年此项目仍未持续推进状态,2020年9月银行间债券市场直投模式(CIBM Direct)直接交易服务正式试运行。另外,在市场流动性方面,银行间债券市场机制不断完善,做市服务不断优化。数据显示,2019年国债现券交易规模为34.4万亿元,同比增加83%,交易规模增幅扩大,市场流动性有所提升,但整体水平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面对国内债市开放过程中的若干症结,为了进一步便利境内外投资者开展交易,近几年,监管层持续简化监管流程,出台多项政策措施使得市场结构更加符合全球规范。例如,2019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外汇局决定取消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和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投资额度限制。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2020年9月15日发布公告称,自2020年9月21日起延长银行间现券买卖交易时段至20:00。对此,分析人士普遍认为,此举显示出监管层对境外资金的积极态度。

  富时罗素此前表示,国际投资者对中国债券市场的需求与日俱增。随着中国债券市场准入放宽,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速,投资中国债券市场会为国际投资者带来新的收益机会和分散风险机会。目前,98.5%的中国政府债券仍在在岸市场发行、交易,以人民币计价。

  富时罗素政策与治理主管胡博知表示,富时罗素的目标是为投资者提供一个客观的框架,用于评估和投资跨全球股票市场和固定收益市场的资产类别。中国最近的市场改革值得称赞,包括提高债券市场流动性、允许外汇交易选择更多的交易对手、以及改进交易后结算和托管做法。在未来几个月里,将继续与中国人民银行密切和有建设性地合作,以确保最近实施的改革能够切实改善市场结构。

  据富时罗素新闻通稿,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表示,今天,富时罗素宣布了将中国债券纳入其旗舰指数富时世界国债指数(WGBI)的时间表,人民银行对此表示欢迎。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完善各项政策与制度,为境内外投资者提供更加友好、便利的投资环境。

  撬动增量资金流入国内债市

  由于跟踪指数的基金一般会采取被动管理资产策略,因此一旦纳入国际重要指数,将意味着增量资金流入国内债市。据渣打、高盛及国内联合资信等多家机构测算,跟踪WGBI指数的资金总规模约为2.5万亿-3万亿美元,中国债券估算权重约为5.7%,此次中国国债被纳入WGBI指数,预计给中国债券市场带来的潜在增量资金规模在1400亿-1700亿美元之间。高盛在报告中表示,假设中国债券被分阶段纳入的时间为20个月,那么每个月的资金流入将在70亿美元左右。

  全球三大主流固收基准指数分别包括彭博、摩根大通和富时罗素。今年2月底,摩根大通宣布,从2020年2月28日起,分10个月,将若干流动性好的中国国债纳入多只基准债券指数。据高盛预测,人民币债券“入摩”将引入约300亿美元指数追踪资金,还将带动大量主动投资资金。

  2019年4月1日,彭博公司公布将以人民币计价的中国债券纳入彭博巴克莱全球综合指数,并将在20个月内分步完成。纳入完成后,以人民币计价的中国债券将成为继美元、欧元、日元之后第四大计价货币债券。该系列指数追踪资金规模约为2260亿美元。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计,中国债券纳入彭博巴克莱全球指数将带来1200亿美元的增量资金,而在全部纳入全球三大主要债券指数之后,将总计带来约3000亿美元的资金流入。

  相比流入股市的“热钱”,中国债券市场被认为更多吸引的是境外中长期资金的目光。中诚信国际研究院对新华财经表示,境外投资者提高对我国债市的参与程度,有助于完善我国债券市场的投资者结构,进一步推动债市扩容,更好地发挥债市在支持企业融资、向实体经济输血等方面的作用。同时债券开放程度的提高,为境外投资者了解我国债券市场提供了途径,利于增强债市发展的新动能,对推动债市高质量发展,建立更加开放、有活力的债券市场有着积极意义。

  与此同时,外资加大对人民币债券的投资也有利于提高人民币的国际化程度,进一步提升人民币的国际货币属性。联合资信主权部负责人李为峰对新华财经表示,今年以来境外机构持续增持中国债券,一方面有利于提升人民币的计价功能,另一方面也将为国内债市提供更为公允的价格。

  缘何境外机构偏好配置国债?

  随着中国金融市场开放持续深入,叠加中国债券先后纳入国际重要指数,外资加仓中国债券的热情持续高涨,境外机构的交易量和持债规模不断提升。据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中债登”)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8月末,该机构为境外机构托管债券面额达24619.55亿元,环比增加1178.31亿元,增幅为5.03%。这已是自2018年12月份以来,境外机构投资者连续第21个月增持中国债券。

  另据债券通公司日前发布的报告,8月份债券通共计成交5086笔,总成交量4093亿元,日均交易量195亿元。截至8月底,通过债券通入市的境外机构投资者数量达2106家,当月新增40家,全球排名前100位的资产管理公司中已有74家完成备案入市。

  另从机构数量看,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此前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8月底,以法人为统计口径,461家境外机构投资者通过结算代理模式入市,当月新增1家;581家境外机构投资者通过债券通模式入市,当月新增8家。

  尽管外资配置人民币债券的强劲势头不减,但整体占比依然较低。标普信评首席执行官兼总裁陈红珊对新华财经表示,境内外投资者的积极参与以及机构类型的多元化对于建立一个更有深度和高流动性的债市至关重要。虽然这两年境外投资者的参与度已经有所增加,但总体占比仍然处于较低的水平。

  而从外资的风险偏好来看,境外机构增持重点集中在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特别是国债方面,中债登数据显示,境外机构在中央结算公司通过全球通持债占比80.89%。持有记账式国债1.60万亿元,占境外机构持有债券的64.97%。目前,境外机构持有记账式国债占比在9.16%,较2019年末上升0.6个百分点。

  李为峰对新华财经表示,外资机构的风险偏好偏低,相较于地方政府债和企业债等其他债券品种,国债具有最高的信用背书,风险最低,且持有国债还具有免税优势。其次,随着全球央行大放水,各国债券收益率快速走低,欧元区国债收益率一直处于“负利率”时期,而美联储救市、疫情对经济冲击持续等因素使得美国国债收益率一直处于低位,而中国已经基本摆脱疫情冲击,货币政策较为克制,债券市场收益率相对而言处于较高的位置,具有较强的吸引力。最后,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主权评级较主要新兴国家均较高,国债信用优势高于其他新兴市场。

  今年以来,中美利差持续攀升,今年8月初10年期中美国债利差涨至超240BP的历史高位,同时,美元指数则创下2年新低。在业内人士看来,中国国债收益率的优势更加凸显。中诚信国际研究院对新华财经表示,随着全球避险情绪边际好转,市场对于美元的避险需求有所下降,人民币汇率由于美元下跌以及国内经济基本面逐步修复呈现升值趋势,提振境外投资者对中国市场的信心,人民币资产对外资吸引力进一步增强。而在各类人民币资产中,我国国债具有较高的配置“性价比”。随着开放政策的不断完善和投资便利程度的提升,未来或有更多境外机构进入中国债券市场,例如境外银行机构、海外对冲基金、债券指数基金、证券公司等。

债市开放新篇章!中国债市成功跻身全球三大债券指数 3000亿美元增量资金逐鹿境内市场

  债市开放制度性建设日趋完善

  为了更进一步便利境外机构投资者进入中国债券市场,近几年监管层先后出台了多项扩大债市开放的便利举措。9月21日,央行、国家外汇局发布《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中国债券市场资金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统一债券市场资金管理和外汇风险管理,取消单币种投资的汇出比例限制,取消即期结售汇限制,将银行间债券市场外汇风险管理政策扩展至涵盖交易所债券市场。此前的9月2日,人民银行、证监会、外汇局发布《关于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中国债券市场有关事宜的公告(征求意见稿)》。

  在中诚信国际研究院看来,两份文件的出台搭建了境外机构投资我国债券市场的整体性监管框架,境外各类机构投资者投资我国债市的监管规则得到统一,同时对外开放的范围也从银行间市场拓展到交易所市场。“现阶段国内外形势不确定性较大的情况下,更需注意对外开放过程中的风险防控,强化风险防范监测体系的建设。从我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路径来看,开放过程是有序而谨慎的。”中诚信国际研究院对新华财经如此表示。

  接下来,债市开放进程中还有哪些待完善之处?中诚信国际研究院认为,一是可以考虑持续健全税收、信用评级、会计等基础制度的建设,推进境内外规则对接,提升境外机构投资的便利程度。此前财政部发布通知,2018年11月至2021年11月的三年间将对境外机构投资境内债券市场取得的债券利息免税,在到期之后,未来的税收政策有待明朗;另外信用评级作为风险定价的重要参考,开放过程中应规范业务开展,增强评级结果一致性管理,也需认识到信用评级的重要性,提升本土评级机构的国际竞争力。

  二是继续发展信用衍生品市场,完善风险对冲机制。与美国等国家相比,我国信用衍生品市场发展相对滞后,风险对冲工具选择有限也是制约着境外投资者参与我国债券市场的重要因素。未来可继续完善债券衍生品和汇率衍生品的相关交易机制,并建议考虑放开境外机构参与期货等衍生品的交易,为其开展风险对冲操作提供便利。三是推进债市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建设,提高入市便利性,探索更多跨境互联的渠道,推动我国债市基础设施进一步与国际接轨,提高境外投资者参与我国债市的广度和深度。

  李为峰认为,与欧美国家债券市场主要采取多级托管与名义持有人制度不同,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主要采取一级托管与实名制开户制度,这使得很多境外投资者存有信息私密性的顾虑,而债券通则引入了多级托管与名义持有人制度,因此受到境外投资者的追捧。从中长期来看,银行间债券市场直投(CIBM-Direct)、QFII/RQFII制度和债券通这三种投资渠道交易规则趋于统一是大势所趋,但这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9月21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北京、湖南、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及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扩展区域方案的通知》,其中对北京自贸区金融创新提出新要求,即研究推进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渠道整合,研究推动境外投资者使用一个NRA账户处理境内证券投资事宜。由于NRA账户的监管环境相对宽松,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视为一个名义持有人账户。由此可以看出,未来国内推出多级托管与名义持有人制度试点是有可能的,但要是否会全面实施或进展的快慢将取决于试点能否取得良好成效。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Tags: 债市开放新篇章!中国债市成功跻身全球三大债券指数 3000亿美元增量资金逐鹿境内市场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